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弘道元年
(癸未 公元683年)
春,正月,甲午朔,上行幸奉天宫。
二月,庚午,突厥寇定州,刺史霍王元轨击却之。乙亥,复寇妫州。三月,庚寅,阿史那骨笃禄、阿史德元珍围单于都护府,执司马张行师,杀之。遣胜州都督王本立、夏州都督李崇义将兵分道救之。
太子右庶子、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改葬父母,使其舅氏迁旧墓;上闻之,怒曰:“义琰倚势,乃陵其舅家,不可复知政事!”义琰闻之,不自安,以足疾乞骸骨。庚子,以义琰为银青光禄大夫,致仕。
癸丑,守中书令崔知温薨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旧制:凡九品已上职事官,皆带散位,谓之本品。职事则随才叙用,或去闲入剧,或去高就卑,迁徙出入,参差不定。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,然后以劳考进叙。武德令职事解散官,欠一阶不至为兼,职事卑者不解散官。贞观令以职事高者为守,职事卑者为行,仍带散位,其欠一阶仍旧为兼,或带散官,或为守,参而用之。其两职事亦为兼,颇相错乱。咸亨二年,始一切为守。其欠一阶之兼,古念翻;其两职事之兼,古恬翻;字同音异耳。〕
夏,四月,己未,车驾还东都。
绥州步落稽白铁余,〔〖胡三省注〗步落稽,稽胡也。〕埋铜佛于地中,久之,草生其上,绐其乡人曰:“吾于此数见佛光。”择日集众掘地,果得之,因曰:“得见圣佛者,百疾皆愈。”远近赴之。铁余以杂色囊盛之数十重,得厚施,乃去一囊。数年间,归信者众,遂谋作乱。据城平县,自称光明圣皇帝,置百官,进攻绥德、大斌二县,〔〖胡三省注〗城平及二县,皆属绥州,西魏所置也。宋白曰:二县皆汉肤施县地,魏神龟元年,置城中县,隋避讳,改为城平。大斌县,时堙城平县界魏平故城。绥德县,亦肤施地,魏大统十二年,分上郡南界丘尼谷置县。欧阳修曰:大斌者,取稽胡怀化,文武杂半以为名。〕杀官吏,焚民居。遣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讨之,甲申,攻拔其城,擒铁余,馀党悉平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考异》曰:佥载云“延州稽胡”,又云“自号月光王”,又云“仪凤中务挺斩平之”,盖误也。今从《实录》。〕
五月,庚寅,上幸芳桂宫,〔〖胡三省注〗仪凤二年,营紫桂宫于渑池县西五里,调露二年改曰避署宫,永淳元年又改曰芳桂宫。〕至合璧宫,遇大雨而还。
乙巳,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,杀刺史李思俭,〔〖胡三省注〗蔚州时为忠顺军节度。〕丰州都督崔智辩将兵邀之于朝那山北,〔〖胡三省注〗朝,丁度集韵音与邾同(按:地方音也,如“鞋”音孩者)。牛头朝那山在丰州河北。〕兵败,为虏所擒。朝议欲废丰州,迁其百姓于灵、夏。丰州司马唐休璟〔〖胡三省注〗都督府司马也。唐制,下都督府长史、司马,从五品上。〕上言,以为:“丰州阻河为固,居贼冲要,自秦、汉已来,列为郡县,土宜耕牧。隋季丧乱,迁百姓于宁、庆二州,致胡虏深侵,以灵、夏为边境。贞观之末,募人实之,西北始安。今废之则河滨之地复为贼有,灵、夏等州人不安业,非国家之利也!”乃止。
六月,突厥别部寇掠岚州,偏将杨玄基击走之。
秋,七月,己丑,立皇孙重福为唐昌王。
庚辰,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嵩山;寻以上不豫,改用来年正月。
甲辰,徙相王轮为豫王,更名旦。
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喑,乞骸骨;许之。
八月,己丑,以将封嵩山,召太子赴东都;留唐昌王重福守京师,以刘仁轨为之副。冬,十月,己卯,太子至东都。
癸亥,车驾幸奉天宫。
十一月,丙戌,诏罢来年封嵩山,上疾甚故也。上苦头重,不能视,召侍医秦鸣鹤诊之,〔〖胡三省注〗殿中省尚药局有侍御医四人,从六品上。〕鸣鹤请刺头出血,可愈。天后在帘中,不欲上疾愈,怒曰:“此可斩也,乃欲于天子头刺血!”鸣鹤叩头请命。上曰:“但刺之,未必不佳。”乃刺百会、脑户二穴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针灸经》:百会,一名三阳五会,在前顶后寸半,顶中央旋毛中,可容豆针二分,得气即泻。脑户,一名合颅,在枕骨上强后寸半,禁针,针令人痖。旧传:鸣鹤针微出血,头疼立止。〕上曰:“吾目似明矣。”后举手加额曰:“天赐也!”自负彩百匹以赐鸣鹤。
戊戌,以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,招讨阿史那骨笃禄等。
诏太子监国,以裴炎、刘景先、郭正一兼东宫平章事。
上自奉天宫疾甚,宰相皆不得见。丁未,还东都,百官见于天津桥南。
十二月,丁巳,改元,赦天下。上欲御则天门楼宣赦,气逆不能乘马,乃召百姓入殿前宣之。是夜,召裴炎入,受遗诏辅政,上崩于贞观殿。遗诏太子柩前即位,军国大事有不决者,兼取天后进止。废万泉、芳桂、奉天等宫。
庚申,裴炎奏太子未即位,未应宣敕,有要速处分,望宣天后令于中书、门下施行。甲子,中宗即位,尊天后为皇太后,政事咸取决焉。太后以泽州刺史韩王元嘉等,地尊望重,〔〖胡三省注〗泽州,汉高都、端氏、泫氏之地。西燕慕容永置建兴郡,后魏置建州,隋改泽州;大业废州为长平郡,唐复曰泽州。宋白曰:取濩泽为名。〕恐其为变,并加三公等官以慰其心。
甲戌,以刘仁轨为左仆射,裴炎为中书令;戊寅,以刘景先为侍中。
故事,宰相于门下省议事,谓之政事堂,故长孙无忌为司空,房玄龄为仆射,魏征为太子太师,皆知门下省事。及裴炎迁中书令,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。
壬午,遣左威卫将军王果、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、右金吾将军杨玄俭、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往并、益、荆、扬四大都督府,与府司相知镇守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以国有大故,备不虞也。〕
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为国子祭酒,罢政事。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