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仪凤二年

(丁丑 公元677年)

春,正月,乙亥,上耕籍田。

初,刘仁轨引兵自熊津还,〔〖胡三省注〗见上卷麟德二年。〕扶馀隆畏新罗之逼,不敢留,寻亦还朝。二月,丁巳,以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,封朝鲜王,〔〖胡三省注〗朝,音潮。鲜,音仙。〕遣归辽东,安辑高丽馀众;高丽先在诸州者,皆遣与藏俱归。又以司农卿扶馀隆为熊津都督,封带方王,亦遣归安辑百济馀众,仍移安东都护府于新城以统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去年春,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,今又移于新城。统,他综翻。〕时百济荒残,命隆寓居高丽之境。藏至辽东,谋叛,潜与靺鞨通;召还,徙邛州而死,〔〖胡三省注〗丽,力知翻。还,从宣翻,又音如字。靺鞨,音末曷。邛,渠容翻。〕散徙其人于河南、陇右诸州,贫者留安东城傍。高丽旧城没于新罗,馀众散入靺鞨及突厥,隆亦竟不敢还故地,高氏、扶馀氏遂亡。

三月,癸亥朔,以郝处俊、高智周并为左庶子,李义琰为右庶子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郝,呼各翻。处,昌吕翻。唐制,东吕左、右庶子,各二员。〕

夏,四月,左庶子张大安同中书门下三品。大安,公谨之子也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张公谨,太宗朝功臣。〕

诏以河南、北旱,遣御史中丞崔谧等分道存问赈给。侍御史宁陵刘思立上疏,〔〖胡三省注〗宁陵县,汉属陈留郡,曹魏至元魏,属谯郡,后齐废,隋开皇六年复置,属宋州。賑,津忍翻。上,时掌翻。疏,所据翻。〕以为:“今麦秀蚕老,农事方殷,敕使抚巡,人皆竦抃,忘其家业,冀此天恩,聚集参迎,妨废不少。既缘赈给,须立簿书,本欲安存,更成烦扰。望且委州县赈给,待秋深务闲,出使褒贬。”疏奏,谧等遂不行。

五月,吐蕃寇扶州之临河镇,擒镇将杜孝升,令赍书说松州都督武居寂使降,考升固执不从。吐蕃军还,舍孝升而去,孝升复帅馀众拒守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吐,从暾入声。将,即亮翻。说,输芮翻。降,户江翻。复,扶又翻。帅,读曰率。〕诏以孝升为游击将军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晋官品令,游击将军第四品。唐从五品下。〕

秋,八月,徙周王显为英王,更名哲。

命刘仁轨镇洮河军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鄯州城内,有临洮军。洮,土刀翻。〕冬,十二月,乙卯,诏大发兵讨吐蕃。

诏以显庆新礼,多不师古,〔〖胡三省注〗显庆三年行新礼,见二百卷。〕其五礼并依《周礼》行事。自是礼官益无凭守,每有大礼,临时撰定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撰,士免翻。〕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