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太宗孝文皇帝 后七年

(甲申 公元前157年)

夏,六月,已亥,帝崩于未央宫。〔〖胡三省注〗臣瓒曰:寿四十六。〕遗诏曰:“朕闻之:盖天下万物之萌生,靡有不死。死者,天地之理,万物之自然,奚可甚哀!当今之世,咸嘉生而恶死,厚葬以破业,重服以伤生,吾甚不取。且朕既不德,无在佐百姓;今崩,又使重服久临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临,哭也,力禁翻;下出临、服临、当临、夕临、哭临音同。〕以罹寒暑之数,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罹,音离,遭也。〕哀人父子,伤长老之志,损其饮食,绝鬼神之祭祀,以重吾不德,谓天下何!朕获保宗庙,以眇眇之身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眇眇,犹言细末也。〕托于天下君王之上,二十有馀年矣。赖天之灵,社稷之福,方内安宁,〔〖胡三省注〗方内,四方之内也。〕靡有兵革。朕既不敏,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,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过行,行有过失也。羞,谓忝辱也。〕惟年之久长,惧于不终。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,其奚哀念之有!〔〖胡三省注〗帝自谦,以谓得终其天年以从先帝幸矣,奚哀念之有乎!供,居用翻。养,羊亮翻。〕其令天下吏民:令到,出临三日,皆释服;毋禁取妇、嫁女、祠祀、饮酒、食肉,〔〖胡三省注〗取,读曰娶。〕自当给丧事服临者,皆无跣;〔〖胡三省注〗跣,先典翻,足亲地也。〕绖带毋过三寸;毋布车及兵器;〔〖胡三省注〗应劭曰:毋以布衣车及兵器也。服虔曰:不施轻车介士也。师古曰:应说是也。〕毋发民哭临宫殿中;殿中当临者,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,礼毕罢;非旦夕临时,禁毋得擅哭临;已下棺,服大功十五日,小功十四日,纤七日,释服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丧礼:大功之服,七升、八升、九升;小功,十升、十一升、十二升。再期而大祥,逾月而禫;禫而纤,无所不佩。郑注云:大祥,除衰杖。黑经白纬曰纤。旧说:纤,冠者采缨也。无所不佩者,纷帨之属如平常也。孔氏正义曰:禫而纤者,禫祭之时,玄冠朝服;禫祭既讫,而首着纤冠,身着素端黄裳;以至吉祭,无所不佩者,吉祭之时,身寻常吉服,平常所服之物无不佩也。服虔曰:大功、小功,布也;纤,细布衣也。应劭曰:凡三十六日而释服矣,此以日易月也。师古曰:此丧制者,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,非有取于《周礼》也。何为以日易月乎!三年之丧,其实二十七月,岂有三十六月之文!禫又无七月也。应氏既失之于前,近代学者因循缪说,未之思也。贡父曰:文帝制此丧服,断自已葬之后;其未葬之前,则服斩衰。汉诸帝自崩至葬有百余日者,未葬则服不除矣。翟方进传:“后母终,既葬,三十六日起视事”,其证也。说者遂以日易月,又不通计葬之日,皆大谬也。考之文帝意,既葬除重服,制大功、小功,所以渐即吉耳。贾公彦曰:布之精粗,斩衰三升;齐衰有三等:或四升,或五升,或六升;小功、大功如前说;缌麻十五升,抽去半;朝服十五升。〕它不在令中者,皆以此令比类从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言此诏中无文者,皆以类比而行事。〕布告天下,使明知朕意。霸陵山川因其故,毋有所改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应劭曰:因山为藏,不复起坟,山下川流不遏绝,就其水名以为陵号耳。师古曰:霸陵在长安东南。〕归夫以下至少使。”〔〖胡三省注〗应劭曰:夫人已下,有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长使、少使、皆遣归家,重绝人类。〕乙巳,葬霸陵。

帝即位二十三年,宫室、苑囿、车骑、服御,无所增益;有不便,辄驰以利民。尝欲作露台,召匠计之,直百金。上曰:“百金,中人十家之产也。吾奉先帝宫室,常恐羞之,何以台为?”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中,谓不富不贫。今新丰县南骊山之顶有露台乡,极为高显,犹有文帝所欲作台之处。〕身衣弋绨;〔〖胡三省注〗如淳曰:弋,皂也。师古曰:弋,黑色。衣,于既翻。〕所幸慎夫人,衣不曳地;帷帐无文绣;以示敦朴,为天下先。治霸陵,皆瓦器,不得以金、银、铜、锡为饰,因其山,不起坟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古者墓而不坟。坟者,聚土使之高大也。皇甫谧曰:汉长陵高十三丈,阳陵高十四丈;安陵三十余丈,则不度甚矣。治,直之翻。〕吴王诈病不朝,赐以几杖。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,常假借纳用焉。张武等受赂金钱,觉,更加赏赐以愧其心;专务以德化民。是以海内安宁,家给人足,后世鲜能及之。

丁未,太子即皇帝位,〔〖胡三省注〗郑樵曰:汉大歛毕,三公奏:“《尚书》顾命,太子即日即天子位于柩前。请太子即皇帝位,皇后为皇太后”。奏可,群臣皆出,吉服入会,如仪。太尉升自阼阶,当柩御坐,北面稽首,读册毕,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;皇太子即皇帝位,告令群臣,群臣皆伏称万岁,或大赦天下。群臣百僚罢,入,成丧服,如礼。〕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,皇后曰皇太后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帝祖母曰太皇太后,帝母曰皇太后。〕

九月,有星孛于西方。

是岁,长沙王吴著薨,无子,国除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高帝封吴芮为长沙王,传成王臣,共哀王回、共王右,至着而绝。“着”,《汉书》作“差”。〕

初,高祖贤文王芮,制诰御史:“长沙王忠,其令著令。”至孝惠、高后时,封芮庶子二人为列侯,传国数世绝。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