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高皇后 七年

(庚申 公元前181年)

冬,十二月,匈奴寇狄道,略二千馀人。

春,正月,太后召赵幽王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惠帝元年,友自淮阳徙王赵。〕友以诸吕女为后,弗爱,爱他姬。诸吕女怒,去,谗之于太后曰:“王言‘吕氏安得王!太后百岁后,吾必击之。’”太后以故召赵王,赵王至,置邸,不得见,〔〖胡三省注〗言置之赵邸也。师古曰: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。邸,至也,言所归至也。邸,丁礼翻。〕令卫围守之,弗与食;其群臣或窃馈,辄捕论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捕其馈者,以罪论之。〕丁丑,赵王饿死,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。

己丑,日食,昼晦。太后恶之,谓左右曰:“此为我也!”

二月,徙梁王恢为赵王,吕王产为梁王。梁王不之国,为帝太傅。

秋,七月,丁巳,立平昌侯太为济川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四年,封太为昌平侯;班表亦作“昌平”,此误以“平”字在上。济川,即济南、济北之地,盖割齐封之。时太年幼,未尝之国。济,子礼翻。〕

吕嬃女为将军、营陵侯刘泽妻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班志,营陵县属北海郡,或曰营丘。应劭曰:师尚父封于营丘。陵,亦丘也。臣瓒曰:营丘,即临淄、营陵,春秋谓之缘陵。师古曰:临菑、营陵皆故营丘地。《括地志》:营陵故城,在青州北海县南三十里。〕泽者,高祖从祖昆弟也。齐人田生为之说大谒者张卿曰:〔〖胡三省注〗张卿,即前大谒者张释也。说,式芮翻。〕“诸吕之王也,诸大臣未大服。今营陵侯泽,诸刘最长;今卿言太后王之,吕氏王益固矣。”张卿入言太后,太后然之,乃割齐之琅邪郡封泽为琅邪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秦灭齐,以濒海之地置琅邪郡;汉因之。《考异》曰:《史记》世家、《汉书》列传,皆云田生先说张卿令风大臣立吕产为吕王,然后说令王泽。按太后自以吕王嘉骄恣废之,以产代为吕王,非始封于吕;又诸吕之王已久,何必待田生之谋!以此不取。〕

赵王恢之徙赵,心怀不乐。太后以吕产女为王后,王后从官皆诸吕,擅权,微伺赵王,赵王不得自恣。王有所爱姬,王后使人鸩杀之。六月,王不胜悲愤,自杀。太后闻之,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,〔〖胡三省注〗诸侯王有国,所以奉宗庙也。今恢以爱姬之故,至于自杀,故以弃宗庙礼罪之。〕废其嗣。

是时,诸吕擅权用事。朱虚侯章,年二十,有气力,忿刘氏不得职。尝入侍太后燕饮,太后令章为酒吏。章自请曰:“臣将种也,请得以军法行酒。”太后曰:“可。”酒酣,章请为《耕田歌》,太后许之。章曰:“深耕穊种,立苗欲疏;非其种者,锄而去之!”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穊,稠也。穊种,言多生子孙也。疏立者,四散置之,令为藩辅也。非其种者锄而去之,以斥诸吕也。穊,音冀。去,羌吕翻。〕太后默然。顷之,诸吕有一人醉,亡酒,章追,拔剑斩之而还,报曰:“有亡酒一人,臣谨行法斩之!”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亡酒,避酒而逃亡也。〕太后左右皆大惊,业已许其军法,无以罪也,因罢。自是之后,诸吕惮朱虚侯,虽大臣皆依朱虚侯,刘氏为益强。

陈平患诸吕,力不能制,恐祸及己。尝燕居深念,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以国家不安,故静居独虑其方策。〕陆贾往,直入坐,而陈丞相不见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言不因门人将命而径自入座,平方深思,不觉其至。坐,徂卧翻。〕陆生曰:“何念之深也!”陈平曰:“生揣我何念?”揣,初委翻,度也。〕陆生曰:“足下极富贵,无欲矣;然有忧念,不过患诸吕、少主耳。”陈平曰:“然!为之奈何?”陆生曰:“天下安,注意相;天下危,注意将。将相和调,则士豫附;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豫,素也。余谓豫,顺也。〕天下虽有变,权不分。为社稷计,在两军掌握耳。臣常欲谓太尉绛侯,绛侯与我戏,易吾言。〔〖胡三省注〗谓,告语也。言绛侯素与之戏狎,轻易其言也。周勃封绛侯。班志,绛县属河东郡,晋之旧都。〕君何不交欢太尉,深相结?”因为陈平画吕氏数事。陈平用其计,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,厚具乐饮,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厚为其具而与太尉乐饮。〕太尉报亦如之。两人深相结,吕氏诸益衰。陈平以奴婢百人、车马五十乘、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。

太后使使告代王,〔〖胡三省注〗高祖七年,立子恒为代王。〕欲徙王赵。代王谢之,愿守代边。太后乃立兄子吕禄为赵王,追尊禄父建成康侯释之为赵昭王。

九月,燕灵王建薨,有美人子,太后使人杀之。国除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高祖初封卢绾于燕,绾入匈奴,乃立建为燕王。美人子,美人所生之子也。〕

遣隆虑侯周灶将兵击南越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班志,隆虑县属河内郡;至后汉,避殇帝讳,改曰林虑。虑,音闾。〕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