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贞观十一年

(丁酉 公元637年)

春,正月,徙郐王元裕为邓王,谯王元名为舒王。

辛卯,以吴王恪为安州都督,晋王治为并州都督,纪王慎为秦州都督。将之官,上赐书戒敕曰:“吾欲遗汝珍玩,恐益骄奢,不如得此一言耳。”

上作飞山宫。〔〖胡三省注〗观明年废明德宫及飞山宫之玄圃院以给洛人之遭水坏庐舍者,则知飞山宫亦在洛阳。〕庚子,特进魏征上疏,以为:“炀帝恃其富强,不虞后患,穷奢极欲,使百姓困穷,以至身死人手,社稷为墟。陛下拨乱返正,宜思隋之所以失,我之所以得,撤其峻宇,安于卑宫;若因基而增广,袭旧而加饰,此则以乱易乱,殃咎必至,难得易失,可不念哉!

房玄龄等先受诏定律令,以为:“旧法,兄弟异居,廕不相及,而谋反连坐皆死;祖孙有廕,而止应配流。据礼论情,深为未惬。今定律,祖孙与兄弟缘坐者俱配役。”从之。自是比古死刑,除其太半,天下称赖焉。玄龄等定律五百条,立刑名二十等,〔〖胡三省注〗笞刑五,自十至五十。杖刑五,自六十至于百。徒刑五,自一年至于三年。流刑三,自千里至于三千里。死刑二,绞、斩。〕比隋律减大辟九十二条,减流入徙者七十一条,凡削烦去蠹,变重为轻者,不可胜纪。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馀条。武德旧制,释奠于太学,以周公为先圣,孔子配飨;玄龄等建议停祭周公,以孔子为先圣,颜回配飨。又删武德以来敕格,定留七百条,至是颁行之。又定枷、杻、钳、锁、杖、笞,皆有长短广狭之制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械其颈曰枷,械其手曰杻。钳,以铁劫束之也。锁,以铁琅当之也。杖,长三尺五寸,削去节目。讯杖,大头径三分之二釐,小头二分二釐。常行杖,大头二分七釐,小头一分七釐。笞杖,大头二分,小头一分有半。杻,女九翻。〕

自张蕴古之死,法官以出罪为戒;时有失入者,又不加罪。上尝问大理卿刘德威曰:“近日刑网稍密,何也?”对曰:“此在主上,不在群臣,人主好宽则宽,好急则急。律文:失入减三等,失出减五等。今失入无辜,失出更获大罪,是以吏各自免,竞就深文,非有教使之然,畏罪故耳。陛下倘一断以律,则此风立变矣。”上悦,从之。由是断狱平允。

上以汉世豫作山陵,免子孙苍猝劳费,又志在俭葬,恐子孙从欲奢靡;二月,丁巳,自为终制,因山为陵,容棺而已。

甲子,上行幸洛阳宫。

上至显仁宫,〔〖胡三省注〗隋志:河南寿安县有显仁宫,煬帝大业元年所起。〕官吏以缺储偫,有被谴者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偫,直里翻。被,皮义翻。〕魏征谏曰:“陛下以储偫谴官吏,臣恐承风相扇,异日民不聊生,殆非行幸之本意也。昔炀帝讽郡县献食,视其丰俭以为赏罚,〔〖胡三省注〗见一百八十三卷大业十二年。〕故海内叛之。此陛下所亲见,奈何欲效之乎!”上惊曰:“非公不闻此言。”因谓长孙无忌等曰:“朕昔过此,买饭而食,僦舍而宿;今供顿如此,岂得犹嫌不足乎!”

三月,丙戌朔,日有食之。

庚子,上宴洛阳宫西宛,泛积翠池,〔〖胡三省注〗洛阳西苑,北距北邙,西至孝水,南带洛水支渠,穀、洛二水会于其间,虑其泛溢,为三陂以御之:一曰积翠,二曰月陂,三曰上阳。苑墙周迴一百二十六里。〕顾谓侍臣曰:“炀帝作此宫苑,结怨于民,〔〖胡三省注〗筑西苑见一百八十卷大业元年。〕今悉为我有,正由宇文述、虞世基、裴蕴之徒内为谄谀、外蔽聪明故也,可不戒哉!”〔〖胡三省注〗按隋煬帝大业二年,令宇文恺作洛阳西苑。“述”恐当作“恺”。〕

房玄龄、魏征上所定《新礼》一百三十八篇;丙午,诏行之。

以礼部尚书王珪为魏王泰师,〔〖胡三省注〗唐初因魏、晋之制,诸王置师一人,开元改曰傅。〕上谓泰曰:“汝事珪当如事我。”泰见珪,辄先拜,珪亦以师道自居。子敬直尚南平公主。先是,公主下嫁,皆不以妇礼事舅姑,珪曰:“今主上钦明,动循礼法,吾受公主谒见,岂为身荣,所以成国家之美耳。”乃与其妻就席坐,令公主执笲,行盥馈之礼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笲,音烦,竹器也,以盛枣栗腶脩。盥,音管,以盘水沃洗手也。妇以特豚馈。《士昏礼》曰:舅坐于阼阶西面,姑坐于房外南面。妇执笲枣栗,东面,拜奠于舅席讫,妇又执腶脩升进,北面,拜奠于姑席。舅姑入于室,妇盥馈特豚,明妇顺也。右胖载之舅俎,左胖载之姑俎,各以南为上。〖按〗胖,音畔,肉之半片也。〕是后公主始行妇礼,自珪始。

群臣复请封禅,〔〖胡三省注〗五年,诸州朝集使请封禅,六年,文武官请,今众臣复请。复,扶又翻。〕上使秘书监颜师古等议其礼,房玄龄裁定之。

夏,四月,己卯,魏征上疏,以为:“人主善始者多,克终者寡,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?盖以殷忧则竭诚以尽下,安逸则骄恣而轻物;尽下则胡、越同心,轻物则六亲离德,虽震之以威怒,亦皆貌从而心不服故也。人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,将兴缮则思知止,处高危则思谦降,临满盈则思挹损,遇逸乐则思撙节,在宴安则思后患,防壅蔽则思延纳,疾谗邪则思正己,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,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,兼是十思,而选贤任能,固可以无为而治,又何必劳神苦体以代百司之任哉!”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