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三 汉纪五

〔起阏逢摄提格,尽昭阳大渊献,凡十年。〕

◎汉高皇后

〔〖胡三省注〗荀悦曰:讳“雉”之字曰“野鸡”。《索隐》曰:字娥姁。应劭曰:礼,妇人从夫谥,故称“高”也。师古曰:讳雉,故臣下讳雉也。姁,许于翻。〕

汉高皇后 元年

(甲寅 公元前187年)

冬,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,问右丞相陵。陵曰:“高帝刑白马盟曰:〔〖胡三省注〗高祖到白马与群臣盟曰:“非刘氏不王,非有功不侯。”〕‘非刘氏而王,天下共击之。’今王吕氏,非约也。”太后不说,〔〖胡三省注〗说,读曰悦。〕问左丞相平、太尉勃,对曰:“高帝定天下,王子弟;今太后称制,王诸吕,无所不可。”〔〖胡三省注〗王,于况翻。〖按〗此“于”,音“污”。〕太后喜,罢朝。王陵让陈平、绛侯曰;“始与高帝啑血盟,诸君不在邪?〔〖胡三省注〗啑,所甲翻,小啜也。《索隐》引邹氏,音使接翻。〖按〗啑,古同歃。〕今高帝崩,太后女主,欲王吕氏;诸君纵欲阿意背约,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?”陈平、降侯曰:“于今,面折廷争,〔〖胡三省注〗谓当朝廷而谏诤。〕臣不如君;全社稷,定刘氏之后,君亦不如臣。”陵无以应之。十一月,甲子,太后以王陵为帝太傅,实夺之相权。陵遂病免归。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,〔〖胡三省注〗此时尚右,故陈平自左丞相迁右丞相。〕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,不治事,令监宫中,如郎中令。〔〖胡三省注〗言食其不董丞相职事,常监宫中若郎中令。〕食其故得幸于太后,公卿皆因而决事。

太后怨赵尧为赵隐王谋,乃抵尧罪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尧为赵王谋,事见上卷高祖十年。赵王如意,谥隐。谥法:隐拂不成曰隐;不显尸国曰隐;见美坚长曰隐。为,于伪翻。〖按〗于,音“污”。〕

上党守任敖尝为沛狱吏,有德于太后,乃以为御史大夫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任敖,沛人,少为狱吏。高祖常避吏,吏系吕后,遇之不谨,敖搫伤主吕后吏,故后德之。〕

太后又追尊其父临泗侯吕公为宣王,兄周吕令武侯泽为悼武王,欲以王诸吕为渐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临泗侯,班表:以后父赐号。《索隐》曰:应劭云:周吕,国也,按周及吕皆国名。济阴有吕都县,晋灼曰:吕,县名,以为侯国。予据班志,吕县属楚国。令武,谥也。〕

春,正月,除三族罪、妖言令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秦为威虐,罪之重者,戮及三族;过误之语,以为妖言;故皆除之。〕

夏,四月,鲁元公主薨。封公主子张偃为鲁王,谥公主曰鲁元太后。

辛卯,封所名孝惠子山为襄城侯,〔〖胡三省注〗班志,襄城县属颍川郡。〕朝为轵侯,〔〖胡三省注〗轵县属河内郡。〕武为壶关侯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壶关县属上党郡。〕

太后欲王吕氏,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强为淮阳王,不疑为恒山王;〔〖胡三省注〗惠帝元年,淮阳王友徙王赵,今以封强。恒山郡本属赵国,今割以封不疑。恒,户登翻。〕使大谒者张释风大臣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风,读曰讽。〖按〗光绪本无以下标注。《考异》曰:《史记》文帝本纪及惠景间侯者表、《汉书·匈奴传》皆作“泽”。《史记》吕后本纪:“八年,中大谒者张释”,《汉书》纪作“释卿”,恩泽侯表及同勃传皆云“张释”。颜师古注曰:荆燕吴传云“张择”。今从《史记》吕后本纪、《汉书》恩泽侯表。〕大臣乃请立悼武王长子郦侯台为吕王,〔〖胡三省注〗苏林曰:台,音胞胎之胎。《索隐》曰:郑、邹并音怡。《考异》曰:《汉书》外戚侯表及高五王传皆作"鄜侯"。今从《史记》本纪、功臣侯表。〕割齐之济南郡为吕国。

五月,丙申,赵王宫丛台灾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刘昭志:赵国邯郸县有丛台。〕

秋,桃、李华。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