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永徽五年

(甲寅 公元654年)

春,正月,壬戌,羌酋冻就内附,以其地置剑州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考异》曰:《实录》戊午以下,皆为二月。按长历,二月丁丑朔,无戊午。戊午,三月十二日也。〕

三月,戊午,上行幸万年宫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考异》曰:《实录》戊午以下,皆为二月。按长历,二月丁丑朔,无戊午。戊午,三月十二日也。〕

庚申,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等十三人官。

初,王皇后无子,萧淑妃有宠,〔〖胡三省注〗《考异》曰:新、旧《唐书》或作“萧良娣”。实录皆作“良娣”,废王后诏亦曰“良娣萧氏”。按当时后宫位号无良娣名,唯汉世太子宫有良娣。疑高宗在东宫时,萧为良娣,及即位,拜淑妃也。〕王后疾子。上之为太子也,入侍太宗,见才人武氏而悦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才人,晋武帝所制爵,视千石以下;宋、齐之时,以为散职;梁于九嫔之下,置五职、三职,才人位列三职,比駙马都尉;唐承隋制,才人五人,正五品。〕太宗崩,武氏随众感业寺为尼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长安志》曰:贞观二十三年五月,太宗上仙,其年即以安业坊济度尼寺为灵宝寺,尽度太宗嫔御为尼以处之。程大昌曰:以《通鉴》及《长安志》及吕大防《长安图》参定,《通鉴》言武氏在感业寺,《长安志》在安业寺,惟此差不同。然志能言寺之位置及始末,则安业者是也。〕忌日,上诣寺行香,见之,武氏泣,上亦泣。王后闻之,阴令武氏长发,劝上内之后宫,欲以间淑妃之宠。武氏巧慧,多权数,初入宫,卑辞屈体以事后。后爱之,数称其美于上。未几大幸,拜为昭仪,后及淑妃宠皆衰,更相与共谮之,上皆不纳。昭仪欲追赠其父而无名,故托以褒赏功臣,遍赠屈突通等,而武士彟预焉。

乙丑,上幸凤泉汤;己巳,还万年宫。

夏,四月,大食发兵击波斯,〔〖胡三省注〗波斯国居达遏水之西,距京师万五千里而嬴,东与吐火罗、康接,北邻突厥可萨部,西南皆濒海。其先波斯匿王,大月氏别裔,王因以姓,又以为国号。杜佑曰:波斯国即条支之故地,大月氏之别种,其先有波斯匿王,因以为号。大食本波斯地,隋大业中,有波斯国人牧于俱纷摩地,山有兽,言曰:“山西三穴有利兵,黑质而白文,得之者王,”走视,如言。石文言当反,乃诡众裒亡命于恒曷水,劫商旅,保西鄙自王,移黑石宝之,国人往讨,皆大败而还,于是遂强。〕杀波斯王伊嗣侯,伊嗣侯之子卑路斯奔吐火罗。大食兵去,吐火罗发兵立卑路斯为波斯王而还。

闰月,丙子,以处月部置金满州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其地近古轮台,属北庭都护府。〕

丁丑,夜,大雨,山水涨溢,冲玄武门,〔〖胡三省注〗此万年宫之玄武门也。唐离宫诸门,盖略倣宫城之制。〕宿卫士皆散走。右领军郎将薛仁贵曰:〔〖胡三省注〗《唐制》:自左、右卫至左、右金吾卫,其属各有左、右中郎将府,有中郎将及左郎将、右郎将。〕“安有宿卫之士,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!”乃登门桄大呼以警宫内。〔〖胡三省注〗桄,枯黄翻,门前横木也。〕上遽出乘高,俄而水入寝殿,水漂溺卫士及麟游居人,〔〖胡三省注〗隋文帝于岐州之北置仁寿宫。大业初,置普润县。义宁二年,于宫获白麟,因分普润于宫置麟游县。仁寿宫,唐改为九成宫,又改曰万年宫。溺,奴狄翻。〕死者三千馀人。

壬辰,新罗女王金真德卒,诏立其弟春秋为新罗王。

六月,丙午,恒州大水,呼沱溢,漂溺五千三百家。

中书令柳奭以王皇后宠衰,内不自安,请解政事;癸亥,罢为吏部尚书。

秋,九月,丁酉,车驾至京师。

戊戌,上谓五品以上曰:“顷在先帝左右,见五品以上论事,或仗下面陈,〔〖胡三省注〗唐制:常朝诸卫皆立仗,仗下宰执、谏官奏事。〕或退上封事,终日不绝;岂今日独无事邪,何公等皆不言也?”

冬,十月,雇雍州四万一千人筑长安外郭,三旬而毕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雇者,以钱若物酬其功庸,不徒役其力也。〕癸丑,雍州参军薛景宣上封事,言:“汉惠帝城长安,寻晏驾;〔〖胡三省注〗事见十二卷汉惠帝三年、五年。〕今复城之,必有大咎。”于志宁等以景宣言涉不顺,请诛之。上曰:“景宣虽狂妄,若因上封事得罪,恐绝言路。”遂赦之。

高丽遣其将安固将高丽、靺鞨兵击契丹;松漠都督李窟哥御之,大败高丽于新城。

是岁大稔,洛州粟米斗两钱半,秔米斗十一钱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秔,音庚,稻之不黏者。〖按〗秔,同粳,音精。胡三省注“秔,音庚”,盖以“粳”字取音。如“更”,既音庚,又音精,因方言口语杂混,致今有二音。胡三省于本书中注音多偏于方言口语,今人不可泥古。〕

王皇后、萧淑妃与武昭仪更相谮诉,上不信后、淑妃之语,独信昭仪。后不能曲事上左右,母魏国夫人柳氏及舅中书令柳奭入见六宫,又不为礼。武昭仪伺后所不敬者,必倾心与相结,所得赏赐分与之。由是后及淑妃动静,昭仪必知之,皆以闻于上。

后宠虽衰,然上未有意废也。会昭仪生女,后怜而弄之,后出,昭仪潜扼杀之,覆之以被。上至,昭仪阳欢笑,发被观之,女已死矣,即惊啼。问左右,左右皆曰:“皇后适来此。”上大怒曰:“后杀吾女!”昭仪因泣诉其罪。后无以自明,上由是有废立之志。又畏大臣不从,乃与昭仪幸太尉长孙无忌第,酣饮极欢,席上拜无忌宠姬子三人皆为朝散大夫,仍载金宝缯锦十车以赐无忌。上因从容言皇后无子以讽无忌,无忌对以他语,竟不顺旨,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。昭仪又令母杨氏诣无忌第,屡有祈请,无忌终不许。礼部尚书许敬宗亦数劝无忌,无忌厉色折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上于无忌官庶櫱又有横赐,意可知矣,无忌欲格其非心,则辞而不受可也。为无忌得罪张本。数,所角翻。折,之舌翻。〕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