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公三年
左丘明
《左传》
丁酉,公元前624年。许僖公三十二年,周襄王二十八年,秦穆公三十六年,齐昭公九年,曹共公三十年,宋成公十三年,卫成公八年,杞桓公十三年,郑穆公四年,楚穆王二年,鲁文公三年
【经】三年春王正月,【經】三年春王正月,叔孙得臣会晋人、宋人、陈人、卫人、郑人伐沈。沈溃。夏五月,會晉人、宋人、陳人、衛人、鄭人伐沈。沈潰。夏五月,王子虎卒。秦人伐晋。秋,楚人围江。雨螽于宋。冬,公如晋。十有二月己巳,公及晋侯盟。晋卒。秦人伐晉。秋,楚人圍江。雨螽於宋。冬,公如晉。十有二月己巳,公及晉侯盟。晉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。帥師伐楚以救江。
【传】三年春,【傳】三年春,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,以其服于楚也。沈溃。凡民逃其上曰溃,在上曰逃。會諸侯之師伐沈,以其服於楚也。沈潰。凡民逃其上曰潰,在上曰逃。
三年春季,庄叔会合诸侯的军队攻打沈国,因为沈国向楚国顺服,沈国百姓溃散。凡是百姓逃避他们上级叫做“溃”,上级逃走叫做“逃”。
卫侯如陈,拜晋成也。衛侯如陳,拜晉成也。
卫成公到陈国去,这是为了拜谢陈国促成的卫、晋和议。
夏四月乙亥,王叔文公卒,来赴吊如同盟,礼也。夏四月乙亥,王叔文公卒,來赴吊如同盟,禮也。
夏季,四月二十四日,王叔文公死,发来讣告,像对同盟国一样去吊唁,这是合于礼仪的。
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,取王官,及郊。晋人不出,遂自茅津济,封殽尸而还。遂霸西戎,用孟明也。秦伯伐晉,濟河焚舟,取王官,及郊。晉人不出,遂自茅津濟,封殽尸而還。遂霸西戎,用孟明也。
秦穆公攻打晋国,渡过黄河,烧掉渡船,占取了王官和郊地。晋军不出战。秦军就从茅津渡黄河,在殽地为死亡的将士筑一个大坟墓,然后回国。秦穆公就此称霸于西方少数民族诸国,这是由于任用了孟明。
君子是以知「秦穆公之为君也,举人之周也,与人之壹也;君子是以知「秦穆公之為君也,舉人之周也,與人之壹也;孟明之臣也,其不解也,能惧思也;之臣也,其不解也,能懼思也;子桑之忠也,其知人也,能举善也。《诗》曰:『于以采蘩,于沼于沚,于以用之公侯之事』,秦穆有焉。『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』,孟明有焉。『诒阙孙谋,以燕翼子』,子桑有焉。」之忠也,其知人也,能舉善也。《詩》曰:『於以采蘩,於沼於沚,於以用之公侯之事』,秦穆有焉。『夙夜匪解,以事壹人』,孟明有焉。『詒闕孫謀,以燕翼子』,子桑有焉。」
君子因此知道,秦穆公作为国君,提拔人才考虑全面,任用人才专一无二;孟明作为臣子,努力不懈,能够因为畏惧而思考;子桑忠诚,他了解别人,能够推举好人。《诗》说:“在哪里去采蒿子?在池塘里、在小洲上。在哪里使用它?在公侯的祭祀典礼上。”秦穆公就是这样的。“早晚努力不懈,以事奉在最上层的一个人”,孟明就是这样的。“把谋略留给子孙,以安定和辅佐他们”,子桑就是这样的。
秋,雨螽于宋,队秋,雨螽於宋,隊[1]而死也。而死也。
秋季,在宋国有大批螽斯像雨点一样落下来,这是死了以后掉下来的。
楚师围江。晋先仆伐楚以救江。楚師圍江。晉先仆伐楚以救江。
楚国的军队包围江国,晋国的先仆攻打楚国去救援江国。
冬,晋以江故告于周。冬,晉以江故告於周。王叔桓公、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,门于方城,遇息公子朱而还。、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,門於方城,遇息公子朱而還。
冬季,晋国把江国的事情报告周襄王,王叔桓公、晋国的阳处父攻打楚国以救援江国。攻打方城山关口,并看到了楚国的息公子朱才回国。
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,请改盟。公如晋,及晋侯盟。晋侯飨公,赋《菁菁者莪》晉人懼其無禮於公也,請改盟。公如晉,及晉侯盟。晉侯饗公,賦《菁菁者莪》[2]。庄叔以公降,拜,曰:「小国受命于大国,敢不慎仪。君贶之以大礼,何乐如之。抑小国之乐,大国之惠也。」晋侯降,辞。登,成拜。公赋《嘉乐》。莊叔以公降,拜,曰:「小國受命於大國,敢不慎儀。君貺之以大禮,何樂如之。抑小國之樂,大國之惠也。」晉侯降,辭。登,成拜。公賦《嘉樂》[3]。。
晋国人为曾经对鲁文公的失礼而感到恐惧,请求改订盟约。文公到了晋国,和晋襄公结盟。晋襄公设飨礼招待文公,赋《菁菁者莪》这首诗。庄叔让文公降阶下拜,说:“小国在大国接受命令,岂敢对礼仪有所不谨慎?君王赐我们以重大典礼,还有什么比这再高兴的呢?小国的高兴,是大国的恩赐。”晋襄公走下台阶辞谢,再登上台阶,完成拜礼。文公赋《嘉乐》这首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