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麟德二年
(乙丑 公元665年)
春,正月,丁卯,吐蕃遣使入见,请复与吐谷浑和亲,仍求赤水地畜牧,〔〖胡三省注〗即河源之赤水也,本吐谷浑。〕上不许。
二月,壬午,车驾发京师,丁酉,至合璧宫。
上语及隋炀帝,谓侍臣曰:“炀帝拒谏而亡,朕常以为戒,虚心求谏;而竟无谏者,何也?”李勣对曰:“陛下所为尽善,群臣无得而谏。”〔〖胡三省注〗褚遂良、韩瑗之死,不唯拒谏,且杀谏者矣,且杀谏者矣,群臣谁敢复谏乎!李勣献谀以苟禄利,而不知凶于其家。〕
三月,甲寅,以兼司戎太常伯姜恪同东西台三品。恪,宝谊之子也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司戎太常伯,即兵部尚书。姜宝谊从高祖起兵于太原。〕
辛未,东都乾元殿成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乾元殿,洛阳宫正殿也,武后垂拱四年,毁为明堂。〕闰月,壬申朔,车驾至东都。
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阗。敕西州都督崔知辩、左武卫将军曹继叔将兵救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考异》曰:实录作“西川都督”。按于时未有西川之名,必西州也。〕
夏,四月,戊辰,左侍极陆敦信〔〖胡三省注〗龙朔改左、右散骑常侍为左、右侍极。〕检校右相;〔〖胡三省注〗句断。〕西台侍郎孙处约、太子右中护、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并罢政事。
秘阁郎中李淳风〔〖胡三省注〗龙朔改太史局为祕閤局,令为郎中,丞为郎。〕以傅仁均《戊寅历》推步浸疏,乃增损刘焯《皇极历》,〔〖胡三省注〗戊寅历始行,见一百八十七卷高祖武德二年。隋时,刘焯造甲子元历,谓之皇极历,为张宾所摈,不得行。焯,之若翻。〕更撰《麟德历》;五月,辛卯,行之。
秋,七月,己丑,兗州都督邓康王元裕薨。
上命熊津都尉扶馀隆与新罗王法敏释去旧怨;八月,壬子,同盟于熊津城。刘仁轨以新罗、百济、耽罗、倭国使者浮海西还,〔〖胡三省注〗耽罗国,一曰儋罗,居新罗武州南岛上,初附百济,后附新罗。〕会祠泰山,高丽亦遣太子福男来侍祠。
冬,十月,癸丑,皇后表称:“封禅旧仪,祭皇地祗,太后昭配,而令公卿行事,礼有未安,至日,妾请帅内外命妇奠献。”〔〖胡三省注〗内命妇,自三妃至采女,以备古者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、八十一御妻。又有六尚、二十四司、二十四典、二十四掌。龙朔二年,又置赞德、宣议、承闺、承旨、卫仙、供奉、侍栉、侍巾,亦分为九品,皆内官也。外命妇,皇姑封大长公主,皇姊妹封长公主,皇女封公主,皇太子之女封郡主,王之女封县主。王母妻为妃,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,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,五品、勋官三品封母妻为县君;散官并同职事;勋宫四品封母妻为乡君,其母并加太字,各视其夫、子之品。〕诏:“禅社首以皇后为亚献,〔〖胡三省注〗兗州博城县有社首山。〕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燕氏,越王贞之母,盖太宗妃嫔此时唯燕氏在也。燕,因肩翻。〕”壬戌,诏:“封禅坛所设上帝、后土位,先用藁秸、陶匏等,并宜改用茵褥、罍爵,其诸郊祀亦宜准此。”又诏:“自今郊庙享宴,文舞用《功成庆善之乐》,武舞用《神功破陈之乐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陈,读曰阵。〕”
丙寅,上发东都,从驾文武仪仗,数百里不绝。列营置幕,弥亘原野。东自高丽,西至波斯、乌长诸国〔〖胡三省注〗自吐火罗踰五种,至婆罗睹逻,北踰山,行六百里,得乌苌国。长,读曰苌。〕朝会者,各帅其属扈从,穹庐毳幕,牛羊驼马,填咽道路。时比岁丰稔,米斗至五钱,麦、豆不列于市。
十一月,戊子,上至濮阳,〔〖胡三省注〗濮阳,顓顼之墟。春秋卫成公自楚丘徙此。汉为濮阳县,带东郡,晋分为濮阳郡,隋为县,属滑州,唐属濮州。濮,搏木翻。〕窦德玄骑从。上问:“濮阳谓之帝丘,何也?”德玄不能对。许敬宗自后跃马而前曰:“昔颛顼居此,故谓之帝丘。”上称善。敬宗退,谓人曰:“大臣不可以无学;吾见德玄不能对,心实羞之。”德玄闻之曰:“人各有能有不能,吾不强对以所不知,此吾所能也。”李勣曰:“敬宗多闻,信美矣;德玄之言亦善也。”
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,〔〖胡三省注〗寿张县,前汉曰寿良,属东郡;光武改寿张,属东平国;隋属济州,唐属郓州。〕齐、隋、唐皆旌表其门。上过寿张,幸其宅,问所以能共居之故,公艺书“忍”字百馀以进。上善之,赐以缣帛。
十二月,丙午,车驾至齐州,留十日。丙辰,发灵岩顿,至泰山下,有司于山南为圆坛,山上为登封坛,社首山上为降禅方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