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莽·始建国四年

(壬申 公元12年)

春,二月,赦天下。

厌难将军陈钦、震狄将军王巡上言:“捕得虏生口验问,言虏犯边者皆孝单于咸子角所为。”莽乃会诸夷,斩咸子登于长安市。

大司马甄邯死。

莽至明堂,下书:“以洛阳为东都,常安为西都。邦畿连体,各有采、任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男食邑于畿内曰采;女食邑于畿内曰任。师古曰:采,采服也。任,男服也。〕州从《禹贡》为九;爵从周氏为五。〔〖胡三省注〗《禹贡》冀、兗、青、徐、扬、豫、荆、雍、梁,凡九州。周爵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〕诸侯之员千有八百,〔〖胡三省注〗八州,州二百一十国,并畿内凡千七百七十三国。言千八百国,举成数也。〕附城之数亦如之,以俟有功。诸公一同,〔〖胡三省注〗地方百里曰同。〕有众万户;其余以是为差。今已受封者,公侯以下凡七百九十六人,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。”以图簿未定,未授国邑,且令受奉都内,〔〖胡三省注〗奉,读曰俸。都内,积钱之府,属大司农。〕月钱数千。诸侯皆困乏,至有佣作者。

莽性躁扰,不能无为,每有所兴造,动欲慕古,不度时宜,制度又不定;吏缘为奸,天下謷謷,陷刑者众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謷謷,众口愁声,音敖。〕莽知民愁怨,乃下诏:“诸食王田,皆得卖之,勿拘以法。犯私买卖庶人者,且一切勿治。”然它政悖乱,刑罚深刻,赋敛重数,犹如故焉。

初,五威将帅出西南夷,改句町王为侯,王邯怨怒不附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邯,句町王之名也,音下甘翻。〕莽讽牂柯大尹周歆诈杀邯。〔〖胡三省注〗牂柯,音臧哥。《考异》曰:《西南夷传》作“周钦”。莽传作“周歆”,今从之。〕邯弟承起兵杀歆,州郡击之,不能服。莽又发高句骊兵击匈奴;高句骊不欲行,郡强迫之,皆亡出塞,因犯法为寇。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,为所杀。州郡归咎于高句骊侯驺,严尤奏言:“貉人犯法,不从驺起;〔〖胡三省注〗貉,与貊同,莫百翻。《后汉书》,句骊,一名貊耳。〕正有它心,宜令州郡且尉安之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假令驺有恶心,亦当且慰安。〕今猥被以大罪,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猥,多也,厚也。被,加也,音皮义翻。余谓猥,积也,曲也。〕恐其遂畔,夫余之属必有和者。匈奴未克,夫余、濊貉复起,此大忧也。”〔〖胡三省注〗《后汉书》:濊与句骊同种,言语法俗大抵相类,各有部界。复,扶又翻。〕莽不尉安,濊貉遂反;诏尤击之。尤诱高句骊侯驺至而斩焉,传首长安。莽大说,下书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。〔〖胡三省注〗说,读曰悦。更,工衡翻;下同。〕于是貉人愈犯边,东、北与西南夷皆乱。〔〖胡三省注〗东,濊貊;北,匈奴也。〕莽志方盛,以为四夷不足吞灭,专念稽古之事,复下书:“以此年二月东巡狩,具礼仪调度。”既而以文母太后体不安,且止待后。

初,莽为安汉公时,欲谄太皇太后,以斩郅支功奏尊元帝庙为高宗,〔〖胡三省注〗事见上卷元始四年。〕太后晏驾后,当以礼配食云。及莽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,绝之于汉,不令得体元帝,堕坏孝元庙,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夫妇一体也。堕,毁也,音火规翻。坏,音怪。〕更为文母太后起庙。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食堂,〔〖胡三省注〗置,捨也,留也。孟康曰:篹,音撰。晋灼曰:篹,具也。〕既成,名曰长寿宫,以太后在,故未谓之庙。莽置酒长寿宫,请太后。既至,见孝元庙废彻涂地,太后惊泣曰:“此汉家宗庙,皆有神灵,与何治而坏之!〔〖胡三省注〗师古曰:与,读曰预。言此何罪于汝,无所干预,何为毁坏之。〕且使鬼神无知,又何用庙为!如令有知,我乃人之妃妾,岂宜辱帝之堂以陈馈食哉!”〔〖胡三省注〗《释名》:吴人谓祭为馈。〕私谓左右曰:“此人慢神多矣,能久得祐乎!”〔〖胡三省注〗祐,福也。神,助也。〕饮酒不乐而罢。自莽篡位后,知太后怨恨,求所以媚太后者无不为,然愈不说,〔〖胡三省注〗说,读曰悦。〕莽更汉家黑貂著黄貂;〔〖胡三省注〗孟康曰:侍中所著貂也,莽改汉制服黄。更,音工衡翻。著,音陟略翻。〕又改汉正朔、伏腊日。太后令其官属黑貂;至汉家正、腊日,独与其左右相对饮食。



【作者介绍】

 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