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安王 十七年
(丙申 公元前385年)
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;杀出子及其母,沈之渊旁。〔〖胡三省注〗后秦制爵,一级曰公士,二上造,三簪袅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,十左庶长,十一右庶长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,十七驷车庶长,十八大庶长,十九关内侯,二十彻侯。师古曰:庶长,言众列之长。注又详见下卷显王十年前。据《史记》:威烈王十一年秦灵公卒,子献公师隰不得立,立灵公季父悼子,是为简公。出子,简公之孙也。今庶长改迎献公而杀出子。《正义》曰:西者,秦州西县,秦之旧地。时献公在西县,故迎立之。余谓此言河西,非西县也。灵公之卒,献公不得立,出居河西;河西者,黄河之西,盖汉凉州之地。“袅”,当作“褭”,乃了翻。更,工衡翻。乘,绳证翻。长,知丈翻。〕
齐伐鲁。
韩伐郑,取阳城;〔〖胡三省注〗汉阳城县属颍川郡;是为地中,成周于此以土圭测日景。〕伐宋,执宋公。
齐太公薨,子桓公午立。
【作者介绍】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详情>>